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三分快三有几种方法 > 新闻动态 > 首支红军为何叫“红四军”不叫“红一军”?原来是基因的传承!
首支红军为何叫“红四军”不叫“红一军”?原来是基因的传承!
2025-04-13 15:11    点击次数:198

1928年4月,在井冈山实现会师后,朱德与毛泽东率领的两支革命武装正式整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该部队成为历史上首支公开使用红军称号的军事力量。在组织架构上,朱德担任军长职务,毛泽东被任命为党代表,陈毅则出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那么、这支部队为何命名为红四军呢?】

大革命期间,一支享有盛誉的英勇部队脱颖而出,这支军队便是享有"铁军"之称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基础可追溯至孙中山最为信赖的军事力量——粤军第一师。这支精锐部队的组建源于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他委派陈炯明负责筹建工作。该部队以其严格的军事训练、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昂的士气著称。1922年,随着孙中山与陈炯明关系恶化,粤军第一师中绝大多数军官选择追随孙中山。

1924年5月,孙中山着手创建《黄埔军校》,从第一师抽调大量军官担任教学职务。次年7月,粤军第一师进行编制调整,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李济深出任军长一职。在此期间,叶挺担任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该部队随后被改编为独立团。

在北伐战争后期,第四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取得了卓越的战绩。该部队成功攻克武昌,因其出色的军事表现,被授予"铁军"的荣誉称号。这支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为北伐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内部出现分化,部分部队投靠了汪精卫阵营,另一支则参与了南昌起义,最终构成井冈山红军的主要力量。在整合这支革命武装时,毛泽东与朱德经过商议,共同决定采用“红四军”作为新组建部队的正式番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持续发挥其钢铁般的强大影响力,将这支队伍的优秀传统与精神特质代代相传。军队建设要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确保"铁军"这一称号所代表的战斗力与纪律性得到永久延续。

许多红军指战员曾在原第四军服役,因此对该部队的番号怀有深厚情感。

第四军作为一支受到中国共产党影响的武装力量,其下属的叶挺独立团具有特殊意义,它是我党最早掌握并直接指挥的军事单位。

在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之际,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活跃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进行整编。叶挺将军在参与整编方案讨论时,提议将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命名为新四军,这一命名不仅体现了对北伐时期"铁军"第四军的继承,更彰显了其延续革命传统的决心。

红四军和新四军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传承脉络,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体现了红军革命队伍对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的继承,同时也表明这支人民军队在第四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精锐之师。这种历史沿革彰显了革命力量的延续与发展,凸显了人民军队的本质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军事领域,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支队伍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军队输送了众多具有卓越才能的指挥官和战略家。其人才培养机制在当时具有显著成效,为后续军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等,展现了卓越的作战能力。该军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如李济深、陈诚、薛岳、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张发奎、余汉谋、李汉魂和陈济棠等,这些将领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原隶属于红军第四军序列的79名指战员被授予少将军衔及以上军衔。在中国共产党评定的36位军事家中,有7位军事家出身于该部队。这支部队与历史上的第四军保持着明确的传承关系。

这支部队展现出的战斗素养令人惊叹,充分彰显了其与生俱来的强大战斗基因。从历史沿革到实战表现,这支队伍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战斗力,这种深入骨髓的战斗特质,使其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展现出非凡的军事素养与作战能力。无论是在常规作战还是特殊任务中,他们都能以出色的表现证明自身作为精锐部队的独特价值。

现今,第四军的血脉依然得以延续。作为解放军陆军三支重型机动部队之一,54军麾下的第127师,始终秉持着"铁军"的传统,被视作第四军与红四军的直接继承者。这支部队不仅继承了先辈的番号,更将光荣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在现代化军队建设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32年,由蒋光鼐和蔡廷锴指挥的第四军分裂后部分部队,在淞沪会战中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随后,这支部队转战福建,在那里发动了反对蒋介石的武装起义。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该部队在抗日与反蒋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百家说史#